特朗普已批准打击伊朗核设施计划,但是迟迟未下达最终命令! 美军数十架次运输机紧急向中东转运物资,B-2隐身轰炸机部署至前线基地,伊朗地下核设施能否扛住“掩体炸弹”袭击?
特朗普从“不介入战争”到“可能动手”
6月18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南草坪对记者表示:“我可能会这么做(打击伊朗),也可能不会。 没人知道我会做什么。 ”这番模棱两可的表态,让全球紧盯中东局势。 就在三天前,他刚向伊朗发出“最后通牒”,要求对方“无条件投降”,并暗示美军可能出手摧毁伊朗核设施。
6月19日,特朗普又改口称:“基于未来两周可能发生的情况,我需要再观察一下。 ”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,暴露出美国在军事干预伊朗问题上的深层矛盾。
美军运输机连夜调动,中东战备升级
卫星图像和航空追踪数据显示,6月18日当天,超过30架次C-17重型运输机从欧洲美军基地起飞,向中东地区转运武器和物资。 这些运输机频繁出现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、阿联酋阿尔达夫拉基地,部分机型甚至临时降落在伊拉克埃尔比勒机场。
与此同时,美国海军“尼米兹”号航母战斗群经巴士海峡进入波斯湾,与部署在红海的“艾森豪威尔”号航母形成钳形攻势。
美军6架B-2隐身轰炸机已进驻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基地,该基地距离伊朗东南部仅约3000公里,可对福尔多核设施实施远程打击。
伊朗核设施防御体系
伊朗福尔多核设施位于库姆市地下90米处,由多层加固混凝土和岩石层保护。 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显示,该设施在以色列5月空袭中“未受实质损伤”。 美军手握“秘密武器”,GBU-57重型钻地弹,重量达13.2吨,可穿透60米岩层。
若美军动用该武器,理论上能摧毁福尔多核设施的核心区域。 不过,伊朗近期已启动“地下长城”计划,在福尔多周边挖掘第二道纵深达150米的备用隧道。
以色列空袭暴露伊朗软肋
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,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了17次针对性空袭。 卫星照片显示,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离心机组装车间被炸毁,伊斯法罕铀转化厂的关键管道遭破坏。
以色列摩萨德特工通过暗杀行动,已除掉至少12名伊朗核科学家。 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伊斯拉米承认:“我们的核计划进度比原计划延迟了18个月。 ”
特朗普的“两难困境”
特朗普的军事冒险面临国内巨大压力。 民调显示,62%的MAGA支持者反对卷入中东战争,他们认为“美国应优先解决边境问题和制造业回流”。
与此同时,美国军工企业却摩拳擦掌,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已向五角大楼提交价值280亿美元的F-35战机中东部署方案,波音公司则计划向沙特出售48架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。
这种利益冲突让特朗普陷入两难:若不动武,将失去鹰派支持;若开战,可能重蹈伊拉克战争覆辙(美军当年耗资2万亿美元却未能消灭萨达姆政权)。
伊朗核问题终极博弈
当前局势已进入“胆小鬼博弈”阶段。 特朗普需要判断:伊朗是否会在军事打击前放弃核计划? 伊朗则在赌美国不敢冒险。国际危机组织警告,若双方误判,冲突可能在一周内升级为地区战争,造成至少50万人伤亡。
唯一确定的是,这场博弈没有赢家,石油价格飙升将拖累全球经济,军事伤亡将激化反美情绪,伊朗核问题仍难彻底解决。
实盘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