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阅读专栏:第 25 期
作者 | 刘国华 原创出品 | 管理智慧
我遇到过不少年轻的创业者,满脸兴奋,一上来就说:"刘老师,我发现了个蓝海市场!别人都还没注意到!"说这话时,两眼放光,仿佛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。
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,我都会忍不住问一句:这片所谓的蓝海,真的是别人没看见?还是别人来过,失败后离开了呢?
现在,商业世界哪还有都没走过的地方吗?你所谓的蓝海,更大的可行性是:这里已经来过一波又一波的人,他们染红过的海面,已经恢复了平静。底下,其实已经是累累白骨。
因此,如果你发现蓝海,往往只有两种可能:要么你走得比别人早,太超前;要么你来晚了,别人试过但都失败了。
第一种蓝海:风没来,你先飞
确实,有些人看问题看得早,看趋势也准。但商业里光"早看见"其实没用,符合时代节奏的早才是关键。
就拿"网上订菜"来说。现在听起来很合理吧?但你知道吗?上世纪 90 年代,中国就有人搞了。当时互联网刚冒头,电脑都还没进家家户户,别说移动支付,连信用卡都没普及,结果必然是全军覆没。社会的基础设施没准备好,用户没教育,支付不通,物流也不行,最后只能如此。2015 年以后,移动互联网、物流体系、即时支付全都就位,生鲜、买菜这些平台才真正跑了起来。
当年的 AR/VR 社交,一波又一波喊下一代社交革命的团队,钱烧了一堆,十年过去也没几个能留下名字。不是方向不对,而是硬件、内容、用户、带宽这些条件都没配齐。
第二种蓝海:水面平静,其实底下尸体一堆
更常见的一种蓝海幻觉是——你看到的,其实别人早就做过,验证了不可行,只是你不知道而已。你看到的风平浪静,其实是前人血流干了。
那怎么判断是真蓝海,还是停尸场?
从时间轴看:这个市场是"未来未到",还是"未来已死"?
如果是"时机未到",你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耐心,熬到那个对的时间点?能不能从之前死掉的项目里学到东西?前人到底是死在哪一步?
从纵深看:之前有没有人试过?他们怎么死的?
别总盯着没人做就以为机会来了。有时候没人做,是因为都做死了。你要看之前那些人卡在哪里。你要有本事解决那些关键难题,也许还有戏。
当然,我这里也不是号召大家消极对待,不要寻找蓝海机会了。真正厉害的创业者,一定是具有超强风险意识的人,风大浪急也要下海。但至少,你得会看水色,辨暗礁。
—— · END · ——
小注
此篇所录,出自所著《新商业思维》(第一辑)。并于原稿之上,多有略微删润,以增益其义。
套书共六辑,洋洋洒洒百万余言,以"短阅读,长思考"为成文原则,广涉商界诸般思维,常有洞见。然书成之后,阅者寥寥。虽或有读者妄语曰:"读此六卷,世间再无新思维;纵有新意,亦不过换汤而已。"此言或讥或赞,不可尽信。然有友人劝曰:"观点思维若不传,终将珠玉蒙尘,实为可叹。"余闻此,颇感其言有理。且其已久无再版,市井难寻,欲购亦不可得。
故此立志,将以数载光阴,择时细述,陆续刊布。惟愿诸君偶有所得,一言半句,能启思路,便不负笔墨一场。
作者|刘国华
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,品牌与传播事业部负责人,专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、企业史与企业家思想,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。
短阅读系列推荐▼
推荐课程,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查看▼
隶属于华夏基石咨询集团
※ 咨询服务领域 ※
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
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
中国领先的实战型、陪伴型咨询服务机构
地址:北京中钢国际大厦 A 座
咨询合作:15611565916
咨询合作扫码
衷心感谢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订阅《管理智慧》,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,敬请星标本公众号,及时分享有价值的原创文章,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。
实盘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